转眼又到了《华夏园地》的组稿时间了,碰到毕业班孩子不多的情况下,有时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孩子们学校的功课繁重,家长又精心安排了多种课外活动,琴棋书画补习班也是一个接着一个,再能花大量时间心血去写汉语作文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!南郭先生除了表扬鼓励,更是要以身作则,引玉抛砖。前面两期勉强炮制了《南郭先生上讲台》和《南郭先生怕考试》凑数,这次更打起精神再次献丑,《南郭先生不下课》,坚决要把中文进行到底。 说到献丑,自己看自己总是不算太丑,所以说这里其实想说的是献愁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忧虑学中文的孩子越来越少,中华国学渐渐式微。自己虽说不敢去忧国忧民,总应该出来摇旗呐喊一番,才能感到心安。第二个原因好像有些自私自利了,就是关心自己周末兼职工作是否能长远,其实还不光是担心这半个业余饭碗,更主要的是南郭先生对中文AP课程实在是感兴趣,加上非常喜欢。 前面说过南郭先生谋到了教书育人的好差事,居然还是国学汉语,登时意气风发不能自己,花了相当的业余时间归纳整理教学内容,颇有些天已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激动。一方面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传统文化内容,更是学以致用地让孩子们真正掌握一些基本汉语技能。几年下来,高年级的马立平中文和标准中文,加上AP中文,都算有所涉猎。自己吹牛不算,出去考试的孩子HSK和AP个个成绩优秀,也让南郭先生面目生辉。 严格地说,南郭先生最得意的华夏中文AP课并不是一门正式的AP课程,正式的高中AP课程大概需要250个学分,并有种种诸多要求,根本不是说每周一个小时的周末中文学校所能够承担的。课程的名称中虽然有AP两个字,全年下来也只有40来个小时。虽然是四两拨千斤,也还必须靠学生的努力和日积月累,加上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促。其实也正是因为这种挑战性,让老师和现下仅存的学生更加坚持不懈,也是乐在其中。 平时每次准备上课,虽说不上呕心沥血,也确是孜孜以求,尽心竭力,争取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面,接触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。比如说,中秋节前面的一课,首先从好吃的月饼开始,并鼓励孩子们回顾各种美食的中文名称;学生们的兴趣提起来以后,接着大概比照美国的感恩节讲述中秋节的由来,还有农历纪年的特点,中间穿插诸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的故事传说;重点是要学习苏东坡的水调歌头《明月几时有》,鼓励学生熟读甚者背诵,至少要记得如“千里共婵娟”及相类似的“天涯共此时”等名句。介绍作者的时候,则要简单复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,诗词曲的范例等等,最后作业是让孩子们根据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,或者自行收集素材,写一篇有关中秋节的作文。如此短短一个小时下来,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保持下来的话,收获肯定也是极大,虽然方方面面都是浅尝则止,但是日积月累,一年以后通过AP考试绝对是绰绰有余轻松自如。 Read More …